中绿能获批电子智能化资质,洞悉“新基建”的底层新逻辑:用云+AI+5G+芯,造就智能中国来源:中绿能集团微信公众号 最近最热的关键词莫过于“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领域全部属于智能化范畴。在推进“新基建”的宏大进程中,中国众多产业上下游的高新科技企业势必会崛起,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无论信息、交通还是能源产业的基建革命,核心的升级变革均在于智能化科技在其中的充分运用。从5G、人工智能(AI)、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这些领域重头戏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新基建”的底层逻辑为:算力是新生产力,数据是新劳动对象,“云+AI+5G”等ICT基础设施是新生产资料。 2020年伊始,全体中国人开始亲历一场数字化战疫。 从秒级完成上百张CT影像筛查、诊断效率提升至少10倍的AI,到综合运用“云+AI+5G”完成的实时机动病毒基因测序,再到用智能语音打造疫情回访系统……战疫的数字化能力,已渗透得无处不在。 战疫期间,由大数据、AI加持的智能物流,已成为保障人民正常生活、调配资源的关键刚需。 与此同时,“基建狂魔”在火神山大秀肌肉,纵览医院的建设全程,再到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和远程会诊平台安装,中国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复工复产大潮涌动,云计算更是大显身手。 在中小企业集中的江苏常州新北区,地方政府把“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用到极致。企业只要在线填表、拍照上传,即完成复工申请;政府人员只要掏出手机,随审随批。 这在降低管控风险、减少工作量的同时,大大加快了复工复产的速度。 伴随境外输入性病例持续走高,边境口岸,又成为数字化防疫的新阵地。 AI技术可以自动筛查出体温高过37.3°C的人员,加以提醒。即便面带口罩的人们行色匆匆,强大的“边缘计算+AI”能力,亦一举实现“口罩人脸识别”,使逃避者难以遁形。 以“云+AI+5G”为代表的数字化能力,正成为国家和社会高速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今天的人们,干脆赋予它一个全新的名号——新基建。 3月,国家将5G、AI、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确立为“新基建”。 回顾数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要义,危机总是伴随契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次次基建拉动中,成就了“基建狂魔”的强悍体质。 不论是97金融风暴、03年非典疫情,还是08年次贷危机,中国多次祭出的“铁公基”,强力熨平了跌宕的经济低谷。这些超前的基建拉动,造就了中国14.26万公里的高速、3.5万公里高铁,以及年产7万亿千瓦时的电量、9.96亿吨的钢铁。 全球500多种重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这种问鼎全球的超级制造力,一旦与日进千里的数字化相结合,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工业法国”,所有强国都在追寻致胜的终极答案。 2020年,当疫情带动了“新基建”,随即引爆了5G、AI、云计算等产业升格。“新基建”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寄予大国崛起的厚望。这一过程中,注定将涌现出一批产业链建设企业,它们亦是助推中国全球崛起的最大关键。 日前,CGE中绿能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绿能(天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新增了电子智能化专业二级资质。这标志着中绿能的行业资质全面性及在“建筑+能源+新基建”领域的综合竞争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除新获批的资质外,CGE中绿能集团及其战略投资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房建总包一级资质、机电总承包一级资质、电力总承包资质、钢结构总承包资质、建筑设计资质、医药设计资质、新能源设计资质等重要行业准入许可,可以满足国内电子、医药、电力、新能源、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工业建筑领域全方位工程承揽条件和客户多元化项目需求。 中绿能是专业从事工程投资、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能源管理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集团,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能源,幕墙工程,精细化工等6大业务领域。 公司成立以来,承担的咨询、设计、总承包工程近万项,对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生物制药、医院手术室、光伏新能源、数据中心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环境所需要的大面积高级别净化空调系统、高纯工业气体系统、超纯水系统、超纯化学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以及防静电、防微振、电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与建造已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光伏幕墙(BIPV/BAPV)和综合能源利用市场具有独特的专长。 2020年新冠疫情,势必将中国科技领域的“新基建”推向全新高峰。 而未来中国,也很可能成为一个线上与线下、物理和数字、智能与人工高度融合的世界。当智能化科技渗透得无处不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中国也将喷薄而出。 |